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慈恩寺兒童社區服務 啟發童心慈悲

教育人文

字級

慈恩寺兒童社區服務 啟發童心慈悲

【人間社 李大慈 菲律賓宿霧報導】 2025-05-26
菲律賓宿霧佛光山慈恩寺5月24日舉辦5月瓜達盧佩區社區兒童延伸服務活動,由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宿霧英文分會會長Jose Mateo、督導Sheila Go與Gian,聯同宿霧大學哲學系學生組織SOPHIA成員Amado Dagami、Cyreen Macadato、Elise Juarez、Glen Taneo與Jane Avellano共同策畫與帶領,約40位兒童參加。

活動以一場舒緩的太極課程揭開序幕,由Jose Mateo帶領孩童透過簡單的動作放鬆身心,並專注當下,為接下來的學習營造平靜的氛圍。隨後,Glen Taneo生動講述菲律賓佛光山總住持永光法師帶領所編寫的英菲雙語《菩提本生故事》第144則——〈鸚鵡迎佛〉,孩子們聽得聚精會神,當聽到鸚鵡王不顧自身安危、冒著烈火保護佛陀與弟子的橋段時,有的孩子露出驚訝神情,有的則不自覺地發出欽佩的聲音。

故事結束後,義工將孩子分為小組,進行省思與回饋。有的孩子說:「我覺得鸚鵡王很像我的媽媽,她總是先照顧我們,才想到自己。」也有孩子提到:「我要學鸚鵡王,幫忙照顧弟弟,說話不要那麼兇。」一位年紀較小的孩子開心地說:「我明天要幫媽媽洗碗,這就是做好事!」孩子們從故事中領悟到不只是英勇的行為才是善行,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小小舉動,也都能成為實踐「三好」的機會。

透過「三好」——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的引導,孩子們分享了在家庭、學校和朋友之間可以實踐的具體方法。例如,在學校主動幫助同學寫作業、鼓勵朋友不要放棄;在家中,對父母說感謝與愛的話語,或是幫忙做簡單家務。

義工也藉此引導孩子們思考,如何在遇到困難時仍保持善念?如何成為身邊人的小小燈塔。整場活動洋溢著溫馨與啟發,孩子們在輕鬆互動中學習、成長,眼中閃爍著光芒。他們帶著感動與決心結束了這場心靈啟發的旅程,不少孩子臨別時還向義工承諾:「老師,下次我一定要分享我做的好事給你們聽。」

這次社區服務活動不僅啟發孩童的道德思維與慈悲心,也展現慈恩寺在推動人間佛教與品格教育方面的深耕與成果。透過青年義工的陪伴與引導,善念的種子正悄悄在下一代心中萌芽。
12345678910第1 / 421頁
追蹤我們